400-025-1758
025-51887428
首頁 < < 精益生產在制造行業的應用案例
2019-11-06
分享
精益生產被很多行業熟知。精益生產源頭為汽車制造業,精益生產在制造業中是一種管理和技術互相融合的方法和系統集成。精益生產的本質和特點,在制造的過程中滿足小批訂單的需要。從型號生產到混流生產、設備的能力、模具分配能力計算開始,把減少積壓庫存為最高目標。以最少的投入,全面提高制造業的生產效率,下面來淺談歐倡精益生產在行業中的應用案例。
案例一:
一、項目背景
某家電公司全面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檢測設備,并嚴格執行集團全球統一技術標準,實施系統化的經營管理,其生產的家電產品以質量優良享譽市場,產品型號多標準化,充分滿足了中國市場以及國際市場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消費需求。
二、現狀分析
1、家電行業淡旺季非常明顯;
2、供應商供貨不及時,質量經常出現問題,導致經常性停工待料;
3、生產員工自己領料,每次領整整一天的物料,導致現場管理混亂,且生產過程物流轉運不合理,在制品庫存大;
4、生產品種多、數量少,換線頻繁且切換時間長;
5、生產線設計不合理,流水線工序平衡率低;
6、產品質量問題多,導致客戶經常投訴,退貨率高。
三、項目思路
1、重新設計生產線,實現工序平衡;
2、梳理銷售、計劃、生產和采購的作業流程,提高生產、采購應對訂單的能力;
3、實施物料配送制度,由專門的物料員負責配送,每2小時配送一次;
4、柔性生產,同時能夠應對更多型號的生產。同時推行快速換線,減少換線時間損失;
5、5S目視化管理;
6、搭建基本的PIE架構和工作流程。
四、項目收益
1、人均小時產量提升40%;
2、完善PMC計劃控制系統;
3、換線時間縮短50%;
4、培養一批精益專家骨干;
5、提高企業社會責任形象;
6、現場力(5S和可視化管理)的提升;
7、增強企業創造利潤的能力,提升競爭力,樹立企業品牌等。
案例二:
一、項目背景
某閥門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、江蘇省創新型企業、節能減排示范企業和江蘇省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企業;建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江蘇省核電閥門重點實驗室;擁有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制造許可證、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元件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。
二、現狀分析
公司存在的問題是生產車間復雜,交貨時間長。企業運作效率不高,員工質量意識欠缺。在研發力量,生產工藝控制,銷售渠道以及公司管理等各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。員工質量意識、技能問題。公司產品良率、產品交付及時率需改善提高。
三、項目思路
1、優化車間布局
為實現連續流生產,將各工序緊密的聯系在一起,須對生產車間進行重新布局,以生產線平衡后的各工位的先后順序來布置生產設備和物料擺放區。
2、培養多技能員工
目前公司員工的多技能培訓開展的不多,大部分員工都只有一個工序的上崗資格。當生產出現異常時,員工很難在不同的工序間調動。
3、生產節拍
生產節拍是指在一定時間長度內,有效生產時間與客戶需求數量的比值,是客戶需求一件產品的市場必要時間。
4、生產線平衡
生產線平衡即是對生產的全部工序進行平均化,調整作業負荷,以使各作業時間盡可能相近的技術手段與方法。目的是消除作業間不平衡的效率損失以及生產過剩,提高作業員及設備工裝的工作效率。
四、項目收益
1、生產周期縮短了56.7%,在制品庫存減少81.8%。,交貨日期縮短一半。
2、提升對顧客的多樣化需求,能夠靈活應變和快速反應。
3、優化資源配置、優化組織結構。
4、產能提升。
5、安全隱患降低。
6、大幅度改善公司財務狀況,解放了庫存占用的大量資金。